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从20230年4月开始,我在全网发布文章和答疑,头条累计558天发布原创文章,每日不断,全年无休。
又到春节了,今年打算休息几天,告知大家一下。
2023年1月30日至2月7日,“章哥说买房”将暂停发布新的原创文章。
从大年初一(2月1日)到初七(2月7日),我将从章哥说房专栏的第一章《房产价值判断第一课》中选出七篇免费分享(首次全网发布),这些都是我关于房产价值判断的底层思考,篇幅比较长,力求说清讲透,感谢大家的支持。
最深入房产属性解析,开启房产财富成长第一步春节期间,免费咨询照旧,我会抽时间回复。
祝大家虎年吉祥如意!1按照官方的说法,中国的共有产权房制度是从英国引进的。
最早是淮安开始进行试点,然后其他城市也开始试行。
中国有个特点,就是甭管国外多么成熟的制度,引入之后都要进行一些变形,至于是否合理不知道,但都说是为了符合中国国情。
就像这共产房制度,在英国已经实行了40多年了,很成熟。
出发点也是为了福利,帮助资金少的家庭买房,购房资格的审核跟咱们本质上差不多,都是以收入为界定标准。
但之后就有所不同了。
中国是由政府拿出土地,限定好最高价格之后,让开发商们来竞价拍地。
开发商觉得有利润或不赔钱就开发成独立的小区,简单说就都是新房。
双方的持有比例也是由政府限定好的,不许更改,也没人跟你讨价还价。
业主买了房就随便住,只是如果出租的话要和政府按比例分成收益,但估计也没人管,至少到现在还没听说。
英国不同,他们是先由政府出资成立一家机构,就叫共产房协会吧。
然后申请人在获得资格之后,可以自己去市场上选房,新房二手房都行。
选好后和政府协商是否能合资,如果同意那就合伙买房。
具体比例没有明确限制,超过25%就行。
但合伙买房后,无论你是自住还是出租,都要按市场价支付政府那部分产权的租金。
打个比方吧,1套100万的房子,你出25万协会出75万共同买下了。
但你入住之后必须每个月都支付这75%股权的租金,这套房如果出租的话每月租金1万,那你就要每个月给协会7500,人家相当于收房租的房东。
我觉得这么做是相对合理的,这确实是共有产权,俩人合伙买房,谁也不吃亏不占便宜。
或者说,相当于给了无房户买房除独资之外的另一个选择。
2以北京为例,如果按照英国制度,看看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怎么做?租金大概是每个月4000。
买房人如果自己买,假定首付35%,105万,25年期贷款,那月供就是11000。
但如果是与政府合伙,政府持有20%,那总房款实际为240。
还是首付35%,84万,那每个月的月供9000。
但需要另外支付4000*0.2=800块钱,合计9800。
两个方案各有优劣,独资是首付和月供都高点儿,但到最后全部产权都是自己的。
共产是首付少点儿,月供和租金加起来也比独资的月供少点儿,但到最后这房子还是共产。
这就看自己的经济能力怎么选了。
3出售环节两国也不太一样,在英国你可以随时用市场价购买政府的产权,都买到手之后这房子就是你的了。
以后出售的时候就是市场价,卖给谁都行,只不过政府有优先收购权。
如果没有买完政府的产权,那同样可以用市场价卖房,但是只限定于有购买资格的人群,买房的这个人再重新和政府协商持有比例即可。
这样的运行结果就是,政府逐渐掌握了一批房子,利润就是收租金和卖房时的升值部分。
北京则不同,共产房是封闭循环的,政府的产权不卖给你。
限售五年之后,你只能以指导价卖给其他具备购房资格的人。
也就是说,政府只赚房子升值的差价。
但这觉没觉出不太合理啊?政府的收益好像得到得太慢了,算上期房和等房本,至少要七八年之后才可能有收益,中间既没有利息也没有房租,吃亏了吧?可这是国有资产,每年都是要由国资委审核的,能就这么轻易地补贴出去吗?买房人当然认为是应该的,政府的钱本来不就应该补贴穷人吗?可这简直是笑话,能动辄拿出百万首付的人能算穷人吗?北京的贫困线有这么高吗?这可都是纳税人的钱,是财政资金,凭什么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帮买房人发财啊?所以,这其中必有隐情,也就是隐蔽的利润,在你看不到的地方。
比如说,政府拿出的土地肯定都不是好地段,好地方还留着卖高价盖商品房呢。
那不好的地段成本就低,假定每平米楼板价1万的成本吧,然后限定房子3万一平,政府持有20%产权。
之后就组织开发商来竞买呗,设定个楼面底价,比如2万。
那只要是有开发商愿意拿地,政府的成本就已经收回了,大概率还有利润。
至于那20%的产权什么时候变现无所谓,在账上趴着吧,反正就是个数字游戏。
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解释而已,是否认可看自己的判断。
我认为是能自圆其说的,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政府占有产权却不收租金,为什么非得要指定开发新小区,为什么不能协商持有比例?照搬英国的制度不是挺好的吗?之所以不能照搬,就是英国佬的这种方式赚钱太慢,至少是回本太慢,咱们的合伙人等不及。
4现在估计又有人问了,现在有新型共产房上市了,出租收益全归买房人,而且卖房时不用非得卖给具备资格的,只要补足政府的产权部分,就可以转成商品房。
说得对,但这是为什么啊,不多问问自己吗?其实很简单,首先是政府看不上那点儿租金收益,监督和收取得还挺费劲,弄不好都不够成本,索性不要了。
另外要注意,买房时按比例卖给你房子,你再卖房时,政府可是只按原始价值的比例收回资金的,为什么?更简单,政府这部分股权是国资,不能赔,而且还想快速收回。
假定土地成本还是1万,两万卖给开发商,然后限定房价3万,政府持有20%,你只用花2.4万就能买到。
但那6000块钱是你欠着政府的,无论将来你出手时是赔是赚,都必须给6000。
不追求高利润,先锁定不赔钱,这才是投资的最高境界。
至于你是什么境界,自己琢磨。
5那再回头说之前的共有产权房,更适合什么家庭?适合纯自住,没有投资意愿,也轻易不再置换的。
比如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个视频,某个市区腾退的老北京说得就很有意思。
政府腾退给的钱太少,不够买商品房的,所以只能买共产房。
人家完全没有投资保值的意愿,只是不想租别人的房子而已,那就买共产房挺好,好歹是自己的房子。
而且老爷子还说了,就因为房子的事儿,已经和儿子也闹翻了没来往,那索性连让他继承都不考虑了。
自己先住几年共产房,等不能自理了就住养老院去。
到时候这共产房是租是卖看情况,反正肯定是花干净走人,潇洒无牵挂。
甭管老爷子说的是不是心里想的,但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。
共产房没有投资性谁心里都明白,之所以不好卖就是因为买房人觉得赚不到钱。
那这种房就只适合准备长期自住的家庭,目的就是不租房,住自己的新房子。
6共产房的制度设计得非常好,几乎堵死了所有的投资通道,可以说是房住不炒的经典设计。
首先是设定了共有比例,限定了只能在小范围人群内流通,然后还要由政府来核准售价。
而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,那在限定了购买人群的情况下,接盘人肯定少,价格大概率炒不上去。
当然,核准售价,也就意味着肯定炒不上去。
政府的目的是房住不炒,如果自己作为合伙人也赚到了钱,那不是成了炒房客的帮凶了吗?其次,投资品的三大要素就是处置权,收益权和流动性。
而五年限售,就是进一步限制了流动性,不能即时变现的商品自然没有投资性。
另外新房之所以受追捧,就是因为新。
而连等房本再限售,至少七八年后才能卖,那时候就是普通二手房了,溢价几乎耗尽,想卖也不如房龄新的时候受追捧了。
第三,既然要做到房住不炒,那就要把炒房人的资金锁定,相当于把他们的钱套牢在共产房上,让他们想炒也炒不了了。
不仅套牢七八年,将来套现的时候还不让他们卖高价,也就自然失去了炒房的能力,非常巧妙。
再有,谁都知道保障性住宅的质量一般,在限定售价后,开发商更没有动力来保证质量了。
而既然是价值投资,那只有品质高的才更有投资性,质量一般的话想炒也炒不高。
就算真的是质量不错,也很难让大众和将来的接盘人相信。
因为人们已经留下了这个质量差的刻板印象,也更会当做砍价的借口,价格自然高不了。
所以,买共产房最合适的就是长期自住,投资什么的很不靠谱儿。
7这背后还有个逻辑,就是政府毕竟是少收取了土地出让金,等于是让渡了一部分收益。
而这些钱是全体纳税人的钱,政府有权力拿来补贴买房人吗?有权力,但这也要有个前提,就是这些人买房是用来住的,而不是用来炒的。
否则,政府怎么向其他纳税人交代,人民能认可吗?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,如果政府没有让渡收益,买共产房的业主也就没占到便宜,那这费劲的排队摇号还有意义吗?如果政府让渡了收益,那就绝不能让买房人借政策发财,那这排队摇号的还有意义吗?无解。
中国老话是一分钱一分货,外国老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这天底下的事情都是等量交换的,有得必有失。
感觉在房价上占了便宜,那就一定会在其他地方吃亏。
占了自住的便宜,那就会吃投资的亏,这才是公平。
最后说两句新型共产房,很多人都感觉很便宜。
那是因为减去了政府持有部分,其实加上的话价格并不算低。
比如某北部共产房吧,限价11万,政府持有20%,实际支付9万,感觉很便宜,和周边倒挂了。
但这是你买来的实际付出价格,而假定过几年出手,那就必须要卖11万,否则怎么给政府补足产权?这11万我也不知道是否好卖,看市场了,也看开发商的质量。
可是,这个楼盘的楼面价高达7万,在卖11万的情况下都未必能赚到钱,顶多是保本。
正常情况下是楼面价*1.5倍才不赔钱。
而现在等于才2万的建安费用,真不知道开发商怎么保证质量,价值投资怎么实现。
拭目以待吧。
8总之,奉劝所有抱着投资心态想买共产房的人,最好抛弃幻想。
北京历史上出现过n多种保障房了,在没有共产房制度严格的情况下都没有升值好的,这么严苛的制度,还是放平心态吧。
连直接继承都做不到的房子,自然没什么投资性。
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,房住不炒。
另外再说一点,很多买共产房的人其实不是不知道这种产品不适合投资,他们只是在赌而已,赌政府10年后会放开政策限制。
这也不好说什么,只能说比较难,广州的第一批三七开产权房已经等了18年了,这期间各种手段都用了,但还是没等来大赦。
政策一旦制定,不太好更改,人生中又有几个18年呢!仅供参考。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公众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,点击“免费咨询”私信提问即可。
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从20230年4月开始,我在全网发布文章和答疑,头条累计558天发布原创文章,每日不断,全年无休。
又到春节了,今年打算休息几天,告知大家一下。
2023年1月30日至2月7日,“章哥说买房”将暂停发布新的原创文章。
从大年初一(2月1日)到初七(2月7日),我将从章哥说房专栏的第一章《房产价值判断第一课》中选出七篇免费分享(首次全网发布),这些都是我关于房产价值判断的底层思考,篇幅比较长,力求说清讲透,感谢大家的支持。
最深入房产属性解析,开启房产财富成长第一步春节期间,免费咨询照旧,我会抽时间回复。
祝大家虎年吉祥如意!1按照官方的说法,中国的共有产权房制度是从英国引进的。
最早是淮安开始进行试点,然后其他城市也开始试行。
中国有个特点,就是甭管国外多么成熟的制度,引入之后都要进行一些变形,至于是否合理不知道,但都说是为了符合中国国情。
就像这共产房制度,在英国已经实行了40多年了,很成熟。
出发点也是为了福利,帮助资金少的家庭买房,购房资格的审核跟咱们本质上差不多,都是以收入为界定标准。
但之后就有所不同了。
中国是由政府拿出土地,限定好最高价格之后,让开发商们来竞价拍地。
开发商觉得有利润或不赔钱就开发成独立的小区,简单说就都是新房。
双方的持有比例也是由政府限定好的,不许更改,也没人跟你讨价还价。
业主买了房就随便住,只是如果出租的话要和政府按比例分成收益,但估计也没人管,至少到现在还没听说。
英国不同,他们是先由政府出资成立一家机构,就叫共产房协会吧。
然后申请人在获得资格之后,可以自己去市场上选房,新房二手房都行。
选好后和政府协商是否能合资,如果同意那就合伙买房。
具体比例没有明确限制,超过25%就行。
但合伙买房后,无论你是自住还是出租,都要按市场价支付政府那部分产权的租金。
打个比方吧,1套100万的房子,你出25万协会出75万共同买下了。
但你入住之后必须每个月都支付这75%股权的租金,这套房如果出租的话每月租金1万,那你就要每个月给协会7500,人家相当于收房租的房东。
我觉得这么做是相对合理的,这确实是共有产权,俩人合伙买房,谁也不吃亏不占便宜。
或者说,相当于给了无房户买房除独资之外的另一个选择。
2以北京为例,如果按照英国制度,看看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怎么做?租金大概是每个月4000。
买房人如果自己买,假定首付35%,105万,25年期贷款,那月供就是11000。
但如果是与政府合伙,政府持有20%,那总房款实际为240。
还是首付35%,84万,那每个月的月供9000。
但需要另外支付4000*0.2=800块钱,合计9800。
两个方案各有优劣,独资是首付和月供都高点儿,但到最后全部产权都是自己的。
共产是首付少点儿,月供和租金加起来也比独资的月供少点儿,但到最后这房子还是共产。
这就看自己的经济能力怎么选了。
3出售环节两国也不太一样,在英国你可以随时用市场价购买政府的产权,都买到手之后这房子就是你的了。
以后出售的时候就是市场价,卖给谁都行,只不过政府有优先收购权。
如果没有买完政府的产权,那同样可以用市场价卖房,但是只限定于有购买资格的人群,买房的这个人再重新和政府协商持有比例即可。
这样的运行结果就是,政府逐渐掌握了一批房子,利润就是收租金和卖房时的升值部分。
北京则不同,共产房是封闭循环的,政府的产权不卖给你。
限售五年之后,你只能以指导价卖给其他具备购房资格的人。
也就是说,政府只赚房子升值的差价。
但这觉没觉出不太合理啊?政府的收益好像得到得太慢了,算上期房和等房本,至少要七八年之后才可能有收益,中间既没有利息也没有房租,吃亏了吧?可这是国有资产,每年都是要由国资委审核的,能就这么轻易地补贴出去吗?买房人当然认为是应该的,政府的钱本来不就应该补贴穷人吗?可这简直是笑话,能动辄拿出百万首付的人能算穷人吗?北京的贫困线有这么高吗?这可都是纳税人的钱,是财政资金,凭什么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帮买房人发财啊?所以,这其中必有隐情,也就是隐蔽的利润,在你看不到的地方。
比如说,政府拿出的土地肯定都不是好地段,好地方还留着卖高价盖商品房呢。
那不好的地段成本就低,假定每平米楼板价1万的成本吧,然后限定房子3万一平,政府持有20%产权。
之后就组织开发商来竞买呗,设定个楼面底价,比如2万。
那只要是有开发商愿意拿地,政府的成本就已经收回了,大概率还有利润。
至于那20%的产权什么时候变现无所谓,在账上趴着吧,反正就是个数字游戏。
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解释而已,是否认可看自己的判断。
我认为是能自圆其说的,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政府占有产权却不收租金,为什么非得要指定开发新小区,为什么不能协商持有比例?照搬英国的制度不是挺好的吗?之所以不能照搬,就是英国佬的这种方式赚钱太慢,至少是回本太慢,咱们的合伙人等不及。
4现在估计又有人问了,现在有新型共产房上市了,出租收益全归买房人,而且卖房时不用非得卖给具备资格的,只要补足政府的产权部分,就可以转成商品房。
说得对,但这是为什么啊,不多问问自己吗?其实很简单,首先是政府看不上那点儿租金收益,监督和收取得还挺费劲,弄不好都不够成本,索性不要了。
另外要注意,买房时按比例卖给你房子,你再卖房时,政府可是只按原始价值的比例收回资金的,为什么?更简单,政府这部分股权是国资,不能赔,而且还想快速收回。
假定土地成本还是1万,两万卖给开发商,然后限定房价3万,政府持有20%,你只用花2.4万就能买到。
但那6000块钱是你欠着政府的,无论将来你出手时是赔是赚,都必须给6000。
不追求高利润,先锁定不赔钱,这才是投资的最高境界。
至于你是什么境界,自己琢磨。
5那再回头说之前的共有产权房,更适合什么家庭?适合纯自住,没有投资意愿,也轻易不再置换的。
比如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个视频,某个市区腾退的老北京说得就很有意思。
政府腾退给的钱太少,不够买商品房的,所以只能买共产房。
人家完全没有投资保值的意愿,只是不想租别人的房子而已,那就买共产房挺好,好歹是自己的房子。
而且老爷子还说了,就因为房子的事儿,已经和儿子也闹翻了没来往,那索性连让他继承都不考虑了。
自己先住几年共产房,等不能自理了就住养老院去。
到时候这共产房是租是卖看情况,反正肯定是花干净走人,潇洒无牵挂。
甭管老爷子说的是不是心里想的,但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。
共产房没有投资性谁心里都明白,之所以不好卖就是因为买房人觉得赚不到钱。
那这种房就只适合准备长期自住的家庭,目的就是不租房,住自己的新房子。
6共产房的制度设计得非常好,几乎堵死了所有的投资通道,可以说是房住不炒的经典设计。
首先是设定了共有比例,限定了只能在小范围人群内流通,然后还要由政府来核准售价。
而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,那在限定了购买人群的情况下,接盘人肯定少,价格大概率炒不上去。
当然,核准售价,也就意味着肯定炒不上去。
政府的目的是房住不炒,如果自己作为合伙人也赚到了钱,那不是成了炒房客的帮凶了吗?其次,投资品的三大要素就是处置权,收益权和流动性。
而五年限售,就是进一步限制了流动性,不能即时变现的商品自然没有投资性。
另外新房之所以受追捧,就是因为新。
而连等房本再限售,至少七八年后才能卖,那时候就是普通二手房了,溢价几乎耗尽,想卖也不如房龄新的时候受追捧了。
第三,既然要做到房住不炒,那就要把炒房人的资金锁定,相当于把他们的钱套牢在共产房上,让他们想炒也炒不了了。
不仅套牢七八年,将来套现的时候还不让他们卖高价,也就自然失去了炒房的能力,非常巧妙。
再有,谁都知道保障性住宅的质量一般,在限定售价后,开发商更没有动力来保证质量了。
而既然是价值投资,那只有品质高的才更有投资性,质量一般的话想炒也炒不高。
就算真的是质量不错,也很难让大众和将来的接盘人相信。
因为人们已经留下了这个质量差的刻板印象,也更会当做砍价的借口,价格自然高不了。
所以,买共产房最合适的就是长期自住,投资什么的很不靠谱儿。
7这背后还有个逻辑,就是政府毕竟是少收取了土地出让金,等于是让渡了一部分收益。
而这些钱是全体纳税人的钱,政府有权力拿来补贴买房人吗?有权力,但这也要有个前提,就是这些人买房是用来住的,而不是用来炒的。
否则,政府怎么向其他纳税人交代,人民能认可吗?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,如果政府没有让渡收益,买共产房的业主也就没占到便宜,那这费劲的排队摇号还有意义吗?如果政府让渡了收益,那就绝不能让买房人借政策发财,那这排队摇号的还有意义吗?无解。
中国老话是一分钱一分货,外国老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这天底下的事情都是等量交换的,有得必有失。
感觉在房价上占了便宜,那就一定会在其他地方吃亏。
占了自住的便宜,那就会吃投资的亏,这才是公平。
最后说两句新型共产房,很多人都感觉很便宜。
那是因为减去了政府持有部分,其实加上的话价格并不算低。
比如某北部共产房吧,限价11万,政府持有20%,实际支付9万,感觉很便宜,和周边倒挂了。
但这是你买来的实际付出价格,而假定过几年出手,那就必须要卖11万,否则怎么给政府补足产权?这11万我也不知道是否好卖,看市场了,也看开发商的质量。
可是,这个楼盘的楼面价高达7万,在卖11万的情况下都未必能赚到钱,顶多是保本。
正常情况下是楼面价*1.5倍才不赔钱。
而现在等于才2万的建安费用,真不知道开发商怎么保证质量,价值投资怎么实现。
拭目以待吧。
8总之,奉劝所有抱着投资心态想买共产房的人,最好抛弃幻想。
北京历史上出现过n多种保障房了,在没有共产房制度严格的情况下都没有升值好的,这么严苛的制度,还是放平心态吧。
连直接继承都做不到的房子,自然没什么投资性。
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,房住不炒。
另外再说一点,很多买共产房的人其实不是不知道这种产品不适合投资,他们只是在赌而已,赌政府10年后会放开政策限制。
这也不好说什么,只能说比较难,广州的第一批三七开产权房已经等了18年了,这期间各种手段都用了,但还是没等来大赦。
政策一旦制定,不太好更改,人生中又有几个18年呢!仅供参考。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公众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,点击“免费咨询”私信提问即可。
目录
- 1 香港三日本三韩国三欧美三级
- 2 老卫与淑蓉在船上
- 3 宝宝的扇贝真会夹
- ▪ 花与罪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
- ▪ 姐姐的秘密免费观看完整版
- 4 余生请多指教免费观看完整版星辰
- ▪ sdde-134
- ▪ tobu24
- 5 adc18岁确认
- 6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
- ▪ 朱亚文电视剧大全
- ▪ 中央电视台6套直播
- ▪ 83岁的丑娘去世是真的吗
- 7 我爱我家在线
- ▪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影院电影下载
- ▪ 欧洲女RAPPER潮水大豆
- ▪ 鹿鼎记陈小春粤语
- ▪ 李威尹
- ▪ jj1jj
- 8 韩国电影三级hd中文字幕
- ▪ 漂亮的保姆完整版
- ▪ GENSHINHENTAITOUCHIT
- ▪ www.20678.com
- ▪ 好硬好粗
- ▪ 两个黄花大闺女
- ▪ 迷人的保姆在线免费观看
- ▪ 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高清版免费
- ▪ 教师别恋
- 9 海贼王罗宾同人h
- ▪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
- ▪ 三滴血
- ▪ 888米奇四色极速在线观看
- 10 夫妻生活时干涩没水是啥原因
- ▪ 免费看vip影视
- ▪ 神乐坂惠电影
- ▪ 情爱电影韩国
- ▪ 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免费观看
- ▪ 紫罗兰永恒花园剧场版免费观看
- 11 女海盗成版人免费观看播放
- ▪ EBOD - 513
- ▪ 韩国三级网站
- ▪ 水晶之恋电视剧
- ▪ 一二三四电影免费看完整版
- ▪ 禁忌的爱在线观看
- 12 公与熄bd日本中文字幕
- 13 东北浪妇王梅娟偷人视频
- 14 终极证据电视剧
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《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》由来
编辑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《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》起源